十一月初九,先帝的周年祭。
圣上嗣子继位,本朝仁孝治国,为显孝心,为民表率,以及安抚太后众人,周年祭也不能从简。
尤其还有北地大获全胜的功绩在,怎么着也要敬告先祖,让先帝放心。
虽然叶敛觉得先帝要真有灵,知道这个消息并不会高兴,但叶敛知道自己要提出异议,会被朝中大人们念叨死。
除去麻烦之外,更重要的是叶敛的挡箭牌没有了。
以钟相为首,又要催他选秀立后了。
好在周年祭结束,时间到了年尾。
钟相没有时间催婚,给了叶敛喘息的时间。
年尾的一个多月时间是朝堂最忙碌的时候。
大周各地的官员都要赴汴梁,由圣上或宰相府对他们过去一年的官吏政绩和功过进行考核,简称上计。
一年考课是“常课”,三年考课是“大课”。
排比评序,以此作为升迁赏罚的依据。
今年不是“大课”,但就是“常课”,也足够宰相府忙碌了,毕竟去年忙着先帝的丧事,考核匆匆结束。
地方的官员回汴梁,自然是准备周全。
政绩优良的还不慌,政绩有瑕的就要疯狂运作跑关系了。
被弹劾过专政擅权的钟离微,自然没忘记让圣上参与上计。
只要不催婚,叶敛非常宽容。
但他宽容的心情并未维持多久。
“一石粮通计运费超过二十两!”
莫不是把他当冤大头。
第44章 漕运积弊
正常年份,百姓购买一石粮价格也不过二两银子。
运到汴梁连本带利就要翻十倍?
这运费也太贵了。
要知道汴梁繁华,人口稠密,却不是专门的产粮区。
偌大汴梁上百万人口,还有北地几十万驻军,所需的粮食都要从南方调运。
几乎每年都要调运400万石粮食北上。
要按这运费,仅漕运就要耗费八千万两。
大周一年的赋税收入才八千万两。
一年的赋税全部用来运粮食,这不是闹呢。
叶敛怀疑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钟离微只得解释道,“通计运费二十两,这个数目夸张了。”
大周的产粮区不同,距离汴梁的距离有近有远,运费自然有高有低。
“广南东西两路离汴梁最远,运费和损耗高,每石粮通计运费大概是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听着依旧很多,但毕竟是通计运费。
“通计”,意味着内河漕运中运河淤塞、黄河决堤、匪患横行、上下官员盘剥等诸多损耗都包含其中。
尤其是河工费用,户部不说每年拨款,但每次一拨就是上百万两银子,摊到粮食上,可不是费用惊人。
广南东西两路北上运粮七十万石,通计耗费七百万两银子是正常的。
听完钟离微的解释,叶敛对大周的内政有了新的认识。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