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六月八号下午五点,艳阳高照。
无数家长聚集在蓉城一所高中的大门外,打着伞翘首以盼。蓉城日报的一位年轻记者也蹲点在外,他们的公众号搞了个活动,要拍下每一个考点第出校门的学生们都是什么的Jing神面貌。
杜夏也在人群堆里。随着一声铃响,他像是和考场内的杜浪两个人,一颗心。杜浪考完了,他也跟着高兴,身高在家长里明明有优势,但还是点起脚伸长脖子,远远望向大门尽头逐渐走来的清一色的白衬衫校服,希望能在杜浪看到他之前先发现弟弟。
维持秩序的保安并没有将伸缩门彻底打开,防止车辆进入。这是一所寄宿学校,高三学生住满一栋寝室楼,如今可以退寝了,要是把家长车辆都放进去,校园里肯定会堵得水泄不通。
杜夏于是看着那些穿校服的孩子在层层叠叠的人群里找到父母,喊爸叫妈,拉着他们的手一起进校门,再出来,孩子背书包,妈妈推着行李箱,爸爸再抱着床单被褥,跟举家搬家似的。
杜夏的目光跟着一个女孩到他们家的轿车上,车牌是外地的,和杜夏来自同一个劳动力外流大省。
杜夏也是打工人,一眼望过去,就能猜到这个家庭的轨迹:做父母的可能很早就来蓉城打工,那些密集劳动力的小作坊最喜欢招这样的夫妻工。这两人如今卖得起轿车了,估计是和陆广发一样,抓住了时机出来单干,成了小老板,再把老家的女儿接过来。
女生的笑容很灿烂,成绩肯定不错。这所寄宿学校专收和蓉城同考卷的其他省考生,能帮忙考生搞定异地高考的资格审核,所以生源一直不错,是外地户籍家庭在蓉城的最好选择。
同样塞进来的还有一些本地人的小孩,这部分学生中考成绩拉胯得不读私立只能去职高,来这儿也是混个毕业证,和上进心十足的外地二代形成鲜明对比,互相看不惯。杜夏记得杜浪刚入学的那一个月和学校里的本地学生打过不止一次价,要不是看在杜浪在老家中考拿了全市第三,学校肯定要杜浪背个处分。
原本聚集在杜夏周围的家长们渐渐散去,是都找到了自己孩子,进去一起搬宿舍。杜夏等到五点半,才看到杜浪拉着行李箱从寝室门口那段路走来,他咧开嘴角,冲弟弟露齿笑,杜浪脚步也没快起来,好像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放假,等待他的是新的开始,远没有结束。
杜夏没忍住,穿过收缩门快步走向杜浪。他伸手,试图接过杜浪厚重书包的肩带,杜浪身子往边上一斜躲开他的好意,行李箱杆也换到另一只手。
但杜夏还是很积极,绕了半圈到杜浪另一边,把行李箱杆“夺”走了。杜浪眉毛一挑,差点又要噼里啪啦训斥,问杜夏佐小伏低给谁看,他余光里的何筝也从收缩门外走了过来。
在此之前,何筝一直站在杜夏肩膀稍稍靠后的地方。杜夏看到杜浪后就激动地跑过去,何筝站在原地和杜浪对视,那眼神里就有无声的叮嘱,要他对亲哥哥态度好点,大好日子的,别又动不动发脾气。
那拉杆箱最后到了何筝手里,三个人并排出校门,两手空空的杜夏在最中间。
杜夏试图活跃气氛挑起话题,问杜浪为什么不叫自己进教室和寝室帮忙,两人好一块儿收拾,杜浪没回答,目光越过杜夏直接跟何筝对上,然后把书包也扔给他,好像那一书包东西是何筝的需求。
杜夏夹在中间,看看杜浪,再扭头看看何筝,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又背着自己密谋了什么。他们去附近一个车站坐公交,上车后只有一个位置是空的,杜夏想让杜浪坐,杜浪瞪了他一眼,把他想说的话全都瞪回嗓门眼。
何筝也认为应该坐下的人是杜夏,然后把书包放他腿上,并示意他打开。何筝和杜浪私底下果然有联系,当杜夏忐忑地拉开书包拉链,愣愣地看着里面的课本,杜浪很不屑地贬损了一声,说高三一整天都是做题刷题,学理科的他就没怎么翻过书,要不是何筝让他把课本带回来,他最后一门英语刚考完就把所有东西都当垃圾扔了。
杜浪就是这样的人,肚子里有颗好心,嘴里说不出好话。杜夏抽出一本语文教材,指甲剪短后还是嵌了颜料垢的手抚过封面,双手捧着,抬头,和杜浪说了声“谢谢”。
公交车在这时候转弯,站在车厢内的乘客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杜浪顺势侧开脸,梗着脖子下颚线条明显,不想让杜夏看清自己的真实情绪。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