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的日光洒落巷中,明亮墙外的舞团标志,亦照亮墙内空间,为辛勤工作的舞团行政人员带来充足的光线。采访之时恰逢一月尾声,年节近在眼前,众人正忙着年末结算,在数字报表的间隙中,j屎藤舞蹈剧场的编导陈慧匀老师拨冗接受采访。慧匀老师身穿格纹衬衫,下搭牛仔长k,笑容亲切,说起舞来眼底光芒闪烁,言词之中满是对家乡、文学与表演艺术的热情。
j屎藤舞蹈剧场是台南当地舞团,以府城的故事为发想进行创作,近年来舞团的演出融合慧匀老师自身的台湾文学专业,推出一系列「文学舞蹈剧场」的舞作:《葫芦巷春梦》2014、《府城仙怪志》2015、《少nvh凤姿》2016、《大井头.赤崁记》2017,每一出舞作都与台湾文学相关;每一个制作都在尝试新的编导手法;每一支作品都曾在非正规剧院空间呈现。此系列的舞作收敛作家的生平与自身作品於舞姿之中,意图让舞蹈与文学语言、文本交融对话,藉舞蹈跨领域呈现文学,使观众得以藉不同形式接触、认识到台湾文学作家及作品。
文字作品本身并非视觉艺术,文字首重语意的传递,文字的字t字形并不影响读者对语意的理解,符号的意义藉由在读者脑中想像成形,组织成画面镜头,故事於焉成形;而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观众是透过眼睛所见的舞者肢t来解读动作之後的ch0u象意涵,舞者的每一个举止和表情展现情节,填充故事主g。对陈慧匀老师而言,选择被改编的原着题材时,她所看重的即是原作本身的「故事x」。
「选文本时我们也许会选故事x强、角sex格鲜明的,如果太过抒情式的散文b较难改编为剧场呈现。」慧匀老师笑着说,「再加上考量我们是舞蹈剧场,仍需以舞蹈为主t,戏剧为辅,因此让表演者以讲话演出的部份无法占太大篇幅,改编时仍然以画面来呈现。」减少了语言文字,那麽文本本身该如何被阅听、被感知呢?在《葫芦巷春梦》中,饰演叶老的演员以台语念诵文本的方式让观众听见原着的描述;在《少nvh凤姿》中则用投影的方式将文本中的文字投影於墙上,让观众看见h凤姿在日治时期所写下的文章内容;相较於前两者较为明显的剧情呈现方式,《大井头.赤崁记》则更考验观者对台南历史遗迹和前文本《赤崁记》日治.西川满、《台湾外纪》清朝.江日昇的认识,挪用自太田省吾《水之驿站》的静默剧手法,语言几乎被剥除,观众仅能由演员和舞者的动作及服饰,藉ch0u象的画面去反推明郑时期东宁王国的兴衰。对舞蹈叙事美学的思考使「文学舞蹈剧场」的舞作不仅仅是服膺原着文本强权的衍伸,亦是创作者多元x1收、内化原着jg神的另类展现。
「文学舞蹈剧场」系列舞作是结合舞蹈、戏剧的演出形式,演出舞台不限於室内剧场,更移师至户外环境,与历史古都府城既有的文化遗址,进行一场又一场的环境剧场演出:《葫芦巷春梦》在321艺术聚落原日军步兵,那些出自他口中的音节与单词,字字都脱胎於骆以军在2《西夏旅馆》。
《西夏旅馆》分为上、下两册,全书共四十五万字,故事内容讲述一名西夏後裔对自身身世、血缘的魔幻追溯。主角对身分的认同及解构,国族的离散与湮灭……层层叠叠架构出迷g0ng般庞大复杂、无限增生的旅馆空间,书中时间跨幅近乎千年,从古时西夏到今日台湾;地域横越东亚各国,中国、韩国、东南亚、西藏、台湾……。书中以西夏古帝国b喻当今台湾现况,族群在每个迁徙离散之处均建造一座b起「家」更适合被称为「旅馆」的异质空间。
说起辜炳达这位跨足翻译和创作的文学漫游者,他启蒙自儿时读过的童书和神话,求学过程中因高中英文老师的建议而选择就读台大外文系,日後赴英国留学,一面攻读博士,一面翻译骆以军的《西夏旅馆》,并在2017年以《西夏旅馆》上册赢得节顺序和叙事时间翻译,他先从自己觉得有趣或困难的段落着手,自成一个文学维度,在那样的维度中记下每个瞬间的灵光乍现;调整每段文句的韵律节奏;串联每次译出的断简残篇。
辜炳达的文学漫游,不是仅游走在翻译的范围,更跨足创作的领域,大学时代曾以短篇《七重林》得过第三届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的他,如今脑中仍然有无数个计画正在运行。在咖啡香浮动的空间里,他与我们分享的构想亦如咖啡香气那般迷人,一个是伪报纸,另一个则是他曾经与骆以军提起的十九世纪台湾历史推理,他说骆以军曾对他说过,要他不要再翻译《西夏旅馆》了,赶快去写。最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短暂合影之後,辜炳达便要回家准备过年,仍然穿着那身呢绒风衣,他走出咖啡厅,无视台南日光倾城,凝结自身时空,走在未竟的翻译之路上。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